法语笔译、法语口译硕士(MTI)研究生培养方案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》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,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本专业培养目标,特制定本培养方案。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旨在培养“具备全球化视野、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”,具有良好的品学修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,能适应国际文化传播、经济合作、科技交流需要的高素质、复合型、应用型翻译人才。基本要求:
1. 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;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践行科学发展观;遵纪守法,具有健全的人格、良好的品质、严谨的学风,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。
2. 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。
3. 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文化、商务、科技翻译问题的能力。
4. 具有设计、组织、管理和评价大中型翻译项目的综合能力。
5. 具有良好的高阶思维能力,能基于翻译实践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。
二、研究方向
1. 笔译方向
2. 口译方向
三、学制及修业年限
学制3年,修业年限2-5年。两年内按规定完成课程学分、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者,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。需要延期毕业者,须提出书面申请,经学术委员会审批,修业年限最长为5年。
四、学习要求
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、专业实践、水平考试和论文撰写等工作,并达到相应的评价要求:
1. 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34个学分,其中课程学习30学分,专业实践2学分,翻译实证研究报告2学分。各门课程学业成绩不低于70分,专业实践成绩不低于80分,研究报告成绩不低于70分。
2. 笔译方向学生累计完成不少于法汉、汉法共计100,000字翻译实践(以汉字计算);口译方向学生完成不少于200小时的口译实践(以录音时长计算)(具体参见《翻译实践实施细则与评价指标》)。
3. 第四学期末参加并通过翻译专业水平考试。口译方向考试涵盖法汉/汉法交替传译、同声传译两个模块。笔译方向考试涵盖应用文本翻译、新闻编译两个模块。单一模块不及格者(成绩低于卷面附值70%)可申请补考。
4. 达到以上三项要求者,可在第五学期用中文或法文撰写并完成翻译实证研究报告,要求篇幅为50,000-60,000字,并须通过答辩(具体参见《毕业翻译实证研究报告撰写规范》)。
五、培养方式
1. 课程教学:全面实施以问题-方案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型教学模式,采用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、情境教学等方式,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。
2. 实践教学:采取课堂实践、课外实践、校外实践三种方式,法汉、汉法翻译各占1/2。笔译方向课堂实践由任课教师负责,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每门生均须完成5,000汉字,合计30,000字;课外实践由导师负责,生均完成70,000字。口译方向实践教学由指导教师负责,生均须完成200小时,参加4场次会议口译任务。
3. 研究报告:以指定的MTI硕士生导师为核心,组成翻译实证研究报告指导小组,对学生的报告选题、设计框架、研究过程以及论文质量进行全面指导和监控。具体参见《毕业翻译实证研究报告指导规范》。
六、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
1. 课程分公共必修课、专业基础课、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。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、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。
2. 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(总计30学分)
1)公共必修课:2门课,共计6学分
2)专业基础课:3门课,共计6学分
3)专业必修课:4门课,共计12学分
4)专业选修课:任选3门,共计6学分
3. 专业实践及翻译实证研究报告的学分分配(总计4学分)
1)校外专业实践:累计6个月,2学分
2)毕业翻译实证研究报告:2学分
七、各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
笔译方向
课程类别 |
课程名称 |
学期 |
考核方式 |
学分 |
备注 |
公共必修课 |
政治 |
1、2 |
笔试 |
4 |
|
中国文化解析 |
2 |
笔试 |
2 |
|
专业基础课 |
翻译理论与实践 |
1 |
笔试 |
2 |
|
中法语言对比 |
2 |
笔试 |
2 |
|
研究报告写作 |
4 |
笔试 |
2 |
|
笔译方向 必修课 |
笔译技巧 |
1 |
笔试 |
3 |
|
应用文本翻译 |
2 |
笔试 |
3 |
|
新闻编译 |
1 |
笔试 |
3 |
|
科技翻译 |
2 |
笔试 |
3 |
|
选修课 |
文学翻译 |
3 |
笔试 |
2 |
|
经贸翻译 |
3 |
笔试 |
2 |
|
计算机辅助翻译 |
2 |
笔试 |
2 |
|
时政翻译 |
3 |
笔试 |
2 |
|
中外翻译简史 |
4 |
笔试 |
2 |
|
校外专业实践 |
|
|
考查 |
2 |
|
毕业翻译实证研究报告 |
|
|
答辩 |
2 |
|
|
共计 |
|
|
38 |
|
口译方向
课程类别 |
课程名称 |
学期 |
考核方式 |
学分 |
备注 |
公共必修课 |
政治 |
1、2 |
笔试 |
4 |
|
中国文化解析 |
2 |
笔试 |
2 |
|
专业基础课 |
口译基础 |
1 |
笔试 |
2 |
|
中西语言对比 |
2 |
笔试 |
2 |
|
研究报告写作 |
4 |
笔试 |
2 |
|
口译方向 必修课 |
口译技巧 |
1 |
口试 |
3 |
|
视译 |
2 |
口试 |
3 |
|
交替传译 |
2 |
口试 |
3 |
|
同声传译 |
3 |
口试 |
3 |
|
选修课 |
时政翻译 |
3 |
笔试 |
2 |
|
会议口译 |
4 |
笔试 |
2 |
|
笔记技巧 |
2 |
笔试 |
2 |
|
新闻编译 |
1 |
笔试 |
2 |
|
经贸翻译 |
3 |
笔试 |
2 |
|
校外专业实践 |
|
|
考查 |
2 |
|
毕业翻译实证研究报告 |
|
|
答辩 |
2 |
|
|
小计 |
|
|
38 |
|
八、课程考核
各门专业课程均须进行考核,考核以形成性评价为主,兼顾总结性评价,可采取小组项目、阶段考试、读书报告、专题论文等形式进行,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选择确定。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,70分以上(含70分)为合格。
九、激励措施
1. 鼓励学生参加“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”(二级)或同等水平的职业资格考试,通过考试者免于参加“翻译专业水平考试”。
2.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。在全国专业比赛中获得一、二等奖免于参加翻译专业水平考试。在省级以上(含省级)笔译竞赛中获一等奖可减免2万字翻译实践,二等奖减免1万字。在省级以上(含省级)口译竞赛中获一等奖可折抵2场次会议口译实践,二等奖折抵1场次。
3. 鼓励学生在《译林》、《法语学习》、《Synergies》、《Croisements》等正式刊物发表论文、译作或参与出版译著,每发表1,000字译文可折抵5,000字专业翻译实践。
十、翻译实证研究报告
要求学生基于课堂实践、课外实践、校外实践成果用中文或法文独立撰写一份翻译实证研究报告,篇幅为50,000-60,000字。报告应在体例上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,能够体现综合运用学科理论、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。报告经专家评审通过后,提交答辩委员会,参加学位答辩。
十一、学位授予
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各类课程,完成专业翻译实践及实证研究报告,通过答辩,可申请翻译硕士学位。经MTI教育中心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,授予翻译硕士(MTI)专业学位。
十二、本培养方案于2015年9月开始实施。